“我们的客户主要有这样几类:不能及时陪伴生病父母就诊的子女,孩子生病却因工作脱不开身的年轻父母,一个人去医院手术无人陪伴的独居青年……现在每天都有1单—2单。”一年前,“90后”何依妍还是陕西省西安市某三甲医院的一名护士,因看好陪诊员这一新兴职业的发展前景,便辞职做了全职陪诊员,“公司在全国有近1000名兼职陪诊员,以拥有医院工作经验或医学背景的‘90后’居多。”
阳春三月,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岭南乡东澄村千年梯田的油菜花海,吸引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村中861乡创中心里飘来阵阵咖啡香,一些游客驻足于此,享受着恬淡的田园时光。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近日正式上线启动,聚合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4个子平台,受到广大师生高度关注。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进建设并充分运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缩小数字鸿沟,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提升。
日前,山东省青岛市人社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市税务局等单位出台16条新政策,加快做大行业规模、优化行业结构、提升市场化水平、推进融合创新发展、打造高素质职业化人才队伍,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春招,注定和往年有些不同。第一批“00后”进入职场、蓝领招聘的复兴、对新技能的需求增多,都成为今年春招的新特点。变化之下,一大批新职业正悄然兴起。如为照顾好“一老一小”的养老产业和托育产业,催生出老年人能力评估师、陪诊员等新职业。此外,叠加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冰雪经济”效应,市场也增大了对冰雪相关专业人才的招聘需求。有专家表示,今年春招无论是招聘岗位还是招聘群体,都出现了新变化,唯有契合产业和时代发展,才是春招不变的核心。
4月初,走进昔日沙化较重的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草原虽未变绿,但高高矮矮的旧草延绵到天边,不难想象夏日的葱郁景象。一些曾“寸草不生”的地方,如今草木丰茂、湖水荡漾,引来北归候鸟栖息。
与往年不同,这次他到广东的火车票没花钱。春节过后,他乘坐的“点对点”返粤专列,免费将约600名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务工人员“接”回了广东。“心里温暖又踏实。”李志东说。
3月30日下午,在位于重庆南岸区的灵安陵园,身着白衬衫、黑礼服的代客祭扫礼仪师游璐等3人,神情肃穆的站在文先生墓碑前面,鞠躬、拭碑、献花、敬茶、敬酒、挂青,一套祭祀动作如行云流水。
近年来,陪诊服务逐渐走进公众视野。据不完全统计,电商平台上提供陪诊服务的店铺超过500家,生意好的店铺月销售量上千单。据媒体报道,目前陪诊员遍布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多个城市,既有自由职业者,也有看护机构的员工。
“之前这个岗位招的都是双一流大学毕业的学生,我能和他们在一个平台工作,太幸运了!”凭借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的优异表现,“95后”小伙子邹彬从农民工被“破格录取”为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员,并很快成长为项目质量总监,还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