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后,各地人社部门认真传达学习全会精神,全面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推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切实肩负起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治责任,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人社力量。
南宁11月22日讯(记者 宋瑶 通讯员 杨樯)近日,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印发了《广西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将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以下简称“两类人才”)职业发展贯通领域扩大为工程、农业、工艺美术、文物博物、实验技术、艺术、体育、技工院校教师等8个职称系列,支持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和职业资格考试,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业技能评价。
记者22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发布第二批“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和重点行业实践。厂区智能理货、全域物流监测……这些正作为典型应用场景,在越来越多的生产、制造环节推广。“5G+工业互联网”应用深入,为智能制造提质增效。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和视察重庆等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技能中国行动,按照《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市人才工作、人力社保事业“十四五”规划等要求,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壮大规模,提升素质,激发活力,特制定“巴渝工匠2025”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近日,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考察团来到浙江省绍兴市,走访了中芯集成电路制造(绍兴)有限公司、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这是绍兴市创新打造技能人才“校校合作”“校企定制”新模式后迎来的首批考察团。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设立审批服务,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了《关于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设立实行告知承诺制的通告》,明确河北省内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设立审批将实行告知承诺制。
在全国首届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上,来自江苏省淮安市的淮安技师学院教师朱敏荣获“电子商务师”项目职工组银牌,为江苏代表队争得了荣誉;在去年第五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上,淮安市获得7枚奖牌……“十三五”以来,淮安市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带动就业创业19.78万人。
11月18日,记者从延安市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凝心聚力高质量发展 乘势而上开启新征程”系列新闻发布会人社局专场获悉,近年来,市人社局面向企业职工、就业重点群体、贫困劳动力等城乡各类劳动者,开展了大规模、高质量的职业技能培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高台县人社局主动求变、提前谋划,积极开设技能培训“云课堂”,着力构建平台提供资源、学员注册学习、培训主体班级管理、工作人员后台监管“四位一体”线上培训模式,为因疫情防控期间暂时停产的企业和失业人员积蓄发展潜能、提高技能水平。
把高质量就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导向,有力助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就业质量、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提供财力保障,为实现经济富裕、收入富足贡献财政力量。